首页   要闻   行业   地方   观察   科技   投融   城市   专家   研报   学术   文博   文创   景区   交通   住宿   红色   乡村  乐园   户外   节会   环球   攻略

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为携手共建美丽世界贡献智慧力量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7-14 11:14

13747109_视觉627-定稿-给客户-2.jpg

3天时间,22个主题论坛和6场重大活动,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名嘉宾,或聚首“云端”,或亲临现场,围绕“低碳发展 绿色转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主题,碰撞思想、凝聚共识、畅想未来,共同呈现了一场生态文明的全球盛会。

高度赞同 共同追求

论坛上,各界各方嘉宾在发言中纷纷表达了对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高度赞同。充分表明,建设生态文明、推动低碳绿色发展成为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人们的共同追求。

塞尔维亚总理阿娜·布尔纳比奇在致辞中说,塞尔维亚政府目前正在为低碳发展和循环经济制定战略和法律框架方案。中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两国在环境保护领域合作十分密切,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合作潜力巨大。

汤加首相波希瓦·图伊奥内托阿表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方面为国际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自2009年创办以来,促进了国内外广泛交流与务实合作。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两国在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共同守卫蓝色地球、绿色家园。

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表示:“世间万物都是互联互通的,现在是文明拥抱生态的最佳时机,本次论坛为我们携手共建全球生态文明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通过国际、国内的互动,论坛成果将影响今后十年的议程,也为‘十四五’开局作出了贡献,为可持续发展2030议程的落实增加了希望,向着‘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迈出了新的一步。”论坛秘书长章新胜在闭幕式上表示。

走过十多年历程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成为国际生态文明交流合作的“知名品牌、著名平台”,为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站在新的起点上,论坛一定能够为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凝聚合力 达成共识

本次论坛发布的贵阳共识,鲜明回应碳达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等诸多时代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必将在引领绿色发展方面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本届论坛开幕前,不少海内外媒体记者就期待在今年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寻找答案,希望看到低碳发展的“中国方案”。

满怀的期待迎来振奋的回响。以会论“碳”,从论坛主题到研讨内容,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从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多话题聚焦低碳转型、绿色发展路径,搭建起一个平台型国际智库。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再华在谈到喀斯特地区的“碳中和”实现方式时表示,喀斯特地区可以从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碳酸盐风化碳汇学说)和水生生态系统出发,增强地表和流域碳汇能力。

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彤认为,就目前而言,要实现双碳战略目标,需要由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为“点”,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链这个“面”以绿色低碳为发展道路。

在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看来,要想进一步推动低碳经济、谋求生态发展,需要找到一条能够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方法,而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迈出关键一步,贵州则可以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参考。

在“生态文明法治——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治理”主题论坛上,与会嘉宾进一步凝聚智慧、达成共识、深化合作,共同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治理贡献智慧。

在绿色金融主题论坛上,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全球领袖俱乐部主席达尼诺·图尔克等10位国内外行业翘楚、知名专家,围绕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趋势、绿色产业与金融、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金融支持新能源发展等进行广泛深入交流,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群英荟萃,观点纷呈。各位专家代表围绕论坛主题和22个专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低碳转型、绿色发展贡献经验与智慧,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领域达成广泛共识。

务实合作 成果丰硕

本次论坛推出一批绿色产品、绿色技术,达成了一系列战略性、建设性合作协议、合作项目,必将有力促进越来越多的绿色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技术在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表示:“绿色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倡议机制中备受关注。它是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技术开发和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工具,也是实施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工具。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共同的责任,我期待中埃两国,通过这一备受重视的论坛增进合作。”

“此次论坛交流是一个很好的国际合作基础。中国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行动,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来解决系统性问题,是很好的示范实践。毫无疑问,中国在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是可以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广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主任张林秀表示。

搭建对话平台,促进开放合作。一系列成果相继落地。《2021贵阳共识》成功发布,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共同主张。

绿色发展市长论坛发布《“一带一路”城市绿色发展合作联盟倡议》,成立了“一带一路”城市绿色发展合作联盟,致力于建立促进技术创新、凝聚智慧力量、推动务实合作的绿色发展国际合作机制。南京市、德国欧绿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世界城地组织等来自国内外城市、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和智库作为成员加入联盟。

“智慧助力农业创新 绿色引领产业未来”主题论坛上,全球环境基金(GEF)七期项目发布,其实施旨在支持中国农业景观和农业食品价值链向环境和生态可持续的规模化创新转型,为乡村振兴、气候适应性等提供有力支撑。

一项项成果的出炉,展示了中国在生态领域对外开放合作的努力,展示了中国和贵州近年来生态文明研究和建设的诸多成就,更展示了中国绿色发展的决心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共识。

开拓创新 久久为功

本次论坛线上线下结合,跨越时空对话,“会、展、招”一体推进,体现了主题、内容、形式的三大创新。

突出既论起来、又干起来的“论干结合”,推动绿色产业招商项目落地。闭幕式上,贵州省能源科技产业城项目、贵州大龙年产10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贵州省生态环境静脉产业园项目、遵义康养产教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六枝特区中商科技新能源物流车生产及销售项目、安顺经开区大肥牛数据中心及牛养殖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等10个项目集中签约。

突出绿色产品展销和生态文明发展成果展示。论坛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设置了展示平台。来自省内外的172家农特产品和建材、新能源、文旅企业,近500个品类产品登场亮相,接受省内外消费者的“点评检验”。

这是在论坛上举行的首届绿色产品展,集中展示福建省和贵州省近年来生态文明发展成果,设有线上和线下两个馆,包括福建主宾省展区、贵州展区和国家及跨国企业展区3个展区,集中展示近年来福建、贵州和希腊、爱尔兰、瑞士等地生态文明发展成果,其中福建主宾省有14家企业、72个产品参展,贵州有150家企业、370个产品参展,国家级跨国企业展区有3个国家和8个跨国企业参展。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
推动黔江恐龙化石保护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恐龙文化旅游目的地——扈万泰罗成作主发布并回答记者问6月19日上午,重庆黔江白垩纪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中心举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扈万泰,区委书记罗成作主发布并回答记者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韩列松,区政府副区长周晓东参加并回答记者问。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何涯主持发布会。扈万泰...
当 "特种兵旅游" 、 “打卡式旅游” 的喧嚣逐渐退去,Z 世代正用一种更注重情感连接的旅行方式重新定义出行。大部分00 后更愿意 "在旅途中遇见灵魂同频的伙伴" 。享梦游的社交旅行正是戳中了这届年轻人的需求,550 +种草官每月发起超100 场社交旅行,把行程变成大型面基现场。这种玩法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从陌生到同频【社交旅行的沉浸式体验流程】享梦游社交旅行的独特之处,在于将社交场景深度植入...
1975年6月,爱普生品牌正式成立,时至今日已正式走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这50年,是科技飞速发展、产业深刻变革的50年,更是爱普生凝聚匠心以"变"与"不变"的思辨哲学,在时代浪潮中稳健前行的50年。站在历史新起点回望过去,爱普生"省、小、精"的技术理念从未改变,坚持绿色低碳创新的内核从未改变,以“科技赋能人类美好生活”的承诺更不会改变。在不变的内核坚守下,爱普生也时刻保持开放姿态,以用户需...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三亚海棠湾凭借其独特魅力与国家战略地位,正加速迈向世界级滨海度假目的地。值此重要发展节点,华润置地迎来重要生态里程碑——由其代建的三亚海棠河生态公园(二期)于6月9日正式开园。三亚市及海棠区领导、华润置地相关领导出席开园仪式,与众多合作伙伴、媒体嘉宾及市民共同见证了这一绿色盛典。以河为媒,共话未来:首届海棠河国际生态论坛启幕值此开园盛典,由华润置地主办的...
2025年5月,“恩施不见外·北纬30°峡谷行”国际文旅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是恩旅集团旗下恩施大峡谷与美团平台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合作多方整合美团国际化平台资源与本地化运营能力,聚焦“北纬30°”珍稀地质奇观IP,立足“国际高度、本土深度、平台广度”构建跨文化对话场景,结合国际化平台资源和人文传播,成功打造文旅营销新范式。营销亮点美团依托全域生态资源整合优势,通过线下双城快闪联动、线上内容...
聚焦/热点

聚焦/热点

副标题

聚焦
热点
关键词
关键词
红色旅游
乡村旅游
夜间旅游
康养旅行
户外旅行
研学旅行
城市
酒店
航空
攻略
景区
乐园
标签模块(3)(1)(1)(1)(2)(1)(1)

标签模块(3)(1)(1)(1)(2)(1)(1)

副标题

视线
论道
视点(2)(1)(1)(1)

视点(2)(1)(1)(1)

副标题

旅行
环球
视点(2)(1)(1)

视点(2)(1)(1)

副标题

动态
动态

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热线:12345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京ICP备2021027040号-2    经营许可证11010501796008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983  

China Tourism Network   Copyright © 2010-2025 c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