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行业   地方   观察   科技   投融   城市   专家   研报   学术   文博   文创   景区   交通   住宿   红色   乡村  乐园   户外   节会   环球   攻略

北京推出12项促进文化和旅游业恢复发展措施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8-12 12:38来源: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8月1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为加快推出文旅领域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推出12项促进文化和旅游业恢复发展的措施。

通知提出,加大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比例由80%提高至100%。同时扩大享受政策的旅行社范围,延长政策时间至2023年3月底。

通知提出,持续推进京郊旅游政策性保险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财政补贴80%保费的方式,进一步做好乡村民宿、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民俗旅游户及3A级(含)以下等级旅游景区的投保续保工作,为中小微旅游企业(户)复工达产(在疫情结束后及早投入运营)创造良好条件,提升经营抗风险能力。以下为通知全文: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发改财金〔2022〕271号)、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抓好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纾困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办产业发〔2022〕55号)、北京市政府《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京政发〔2022〕23号)以及市政府办公厅《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京政办发〔2022〕14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出文旅领域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制定如下工作措施。

一、落实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

加大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比例由80%提高至100%。同时扩大享受政策的旅行社范围,延长政策时间至2023年3月底。

二、促进文化旅游休闲消费

7月至9月,组织开展京郊休闲游活动,发放旅游住宿消费券,鼓励市民京郊错峰休闲度假。推出消夏延庆、休闲密云、品酒房山等10个“北京微度假”目的地,打造21条“漫步北京”文旅骑行线路,推出10条“二十四节气”主题游线路和10条“京郊之夏”精品农事体验游线路。持续培育北京网红打卡新文旅消费品牌。加快推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努力扩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

三、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

依法审批,优化服务,针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实行容缺受理,并在承诺办理时限的基础上再缩短3个工作日(告知承诺审批事项除外);对近期到期的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许可证进行延期办理。

四、推动文化旅游投融资交易

联合北京产权交易所,充分发挥北京旅游资源交易平台作用,设立“北京文旅投融资”专题板块,为文旅企业和项目招商、融资、股产权转让、资源对接、合作推介等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精细化服务。2022年“北京文旅投融资”板块将面向社会资本、金融资本集中推出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并对北京地区文旅企业挂牌项目免收挂牌费,无偿提供投融资咨询和线上推介服务,进一步降低文旅企业的投融资交易成本,为文旅企业恢复发展提前进行项目储备。

五、提升旅游融资担保服务水平

利用京郊旅游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对乡村民宿、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民俗旅游户等中小微旅游企业(户)采取积极稳妥的担保策略,协调合作银行对困难旅游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积极做好续贷服务,努力做到应续尽续、能续快续。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乡村旅游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2022年新申请的银行贷款由京郊旅游融资担保服务体系提供担保的,按0.5%的费率收取担保费。鼓励各区为获得旅游融资担保的项目提供担保费补贴和贴息支持。

六、做好京郊旅游保险服务

持续推进京郊旅游政策性保险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财政补贴80%保费的方式,进一步做好乡村民宿、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民俗旅游户及3A级(含)以下等级旅游景区的投保续保工作,为中小微旅游企业(户)复工达产(在疫情结束后及早投入运营)创造良好条件,提升经营抗风险能力。

七、发挥文化艺术基金扶持引导作用

发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导向性、示范性、公益性作用,围绕舞台艺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和艺术人才培养三大领域持续开展资助。对受疫情影响导致项目执行计划变更的情况,采取适当延长项目执行时间,将线上展演、线上培训纳入结项认定场次,提升中期监督及结项验收频次、加快拨付相关款项等措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八、加强演出行业纾困帮扶

将原剧院服务平台政策升级调整为演艺服务平台,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打造演艺服务品牌为政策目标,精准发力、有效施策,更好地为演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搭建平台,更加精准扶持演艺行业复苏发展。

九、推动全市普惠性政策在文旅领域加快落地

建立与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税务局、市国资委、市金融监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部门和各区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宣传解读,扩大政策知晓度,创建绿色通道,帮助文旅企业明晰“减免房租、缓缴社保、组合式税费支持、首贷贴息”等普惠性政策实施路径,服务文旅企业及早获得政策支持。

十、强化文旅企业员工线上线下培训

开展京郊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作,通过在线授课、实践教学等形式增强相关人员运营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展北京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发挥首都高校资源优势,提升相关人群实践和传承能力。

十一、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类行业协会作用。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及时反映文旅市场主体政策诉求、发布政府政策信息;构筑行业交流平台,掌握文旅市场主体经营困难和需求,推动行业共进互助;加强行业培训,弘扬行业楷模、鼓舞行业士气,团结带领文旅市场主体共克时艰。充分发掘和利用文化旅游类社会组织智库资源,广泛听取智库专家学者关于疫情平稳后提振文化旅游市场的意见建议,扶持引导文旅市场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十二、认真落实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

严格落实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文旅部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文化旅游业恢复发展,根据疫情形势,关注社会需求,因时因势不断科学精准调整疫情防控指引和相关防疫措施,为行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指导和遵循。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
推动黔江恐龙化石保护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恐龙文化旅游目的地——扈万泰罗成作主发布并回答记者问6月19日上午,重庆黔江白垩纪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中心举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扈万泰,区委书记罗成作主发布并回答记者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韩列松,区政府副区长周晓东参加并回答记者问。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何涯主持发布会。扈万泰...
当 "特种兵旅游" 、 “打卡式旅游” 的喧嚣逐渐退去,Z 世代正用一种更注重情感连接的旅行方式重新定义出行。大部分00 后更愿意 "在旅途中遇见灵魂同频的伙伴" 。享梦游的社交旅行正是戳中了这届年轻人的需求,550 +种草官每月发起超100 场社交旅行,把行程变成大型面基现场。这种玩法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从陌生到同频【社交旅行的沉浸式体验流程】享梦游社交旅行的独特之处,在于将社交场景深度植入...
1975年6月,爱普生品牌正式成立,时至今日已正式走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这50年,是科技飞速发展、产业深刻变革的50年,更是爱普生凝聚匠心以"变"与"不变"的思辨哲学,在时代浪潮中稳健前行的50年。站在历史新起点回望过去,爱普生"省、小、精"的技术理念从未改变,坚持绿色低碳创新的内核从未改变,以“科技赋能人类美好生活”的承诺更不会改变。在不变的内核坚守下,爱普生也时刻保持开放姿态,以用户需...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三亚海棠湾凭借其独特魅力与国家战略地位,正加速迈向世界级滨海度假目的地。值此重要发展节点,华润置地迎来重要生态里程碑——由其代建的三亚海棠河生态公园(二期)于6月9日正式开园。三亚市及海棠区领导、华润置地相关领导出席开园仪式,与众多合作伙伴、媒体嘉宾及市民共同见证了这一绿色盛典。以河为媒,共话未来:首届海棠河国际生态论坛启幕值此开园盛典,由华润置地主办的...
2025年5月,“恩施不见外·北纬30°峡谷行”国际文旅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是恩旅集团旗下恩施大峡谷与美团平台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合作多方整合美团国际化平台资源与本地化运营能力,聚焦“北纬30°”珍稀地质奇观IP,立足“国际高度、本土深度、平台广度”构建跨文化对话场景,结合国际化平台资源和人文传播,成功打造文旅营销新范式。营销亮点美团依托全域生态资源整合优势,通过线下双城快闪联动、线上内容...
聚焦/热点

聚焦/热点

副标题

聚焦
热点
关键词
关键词
红色旅游
乡村旅游
夜间旅游
康养旅行
户外旅行
研学旅行
城市
酒店
航空
攻略
景区
乐园
标签模块(3)(1)(1)(1)(2)(1)(1)

标签模块(3)(1)(1)(1)(2)(1)(1)

副标题

视线
论道
视点(2)(1)(1)(1)

视点(2)(1)(1)(1)

副标题

旅行
环球
视点(2)(1)(1)

视点(2)(1)(1)

副标题

动态
动态

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热线:12345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京ICP备2021027040号-2    经营许可证11010501796008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983  

China Tourism Network   Copyright © 2010-2025 c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