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行业   地方   观察   科技   投融   城市   专家   研报   学术   文博   文创   景区   交通   住宿   红色   乡村  乐园   户外   节会   环球   攻略

为什么中国的文旅项目总是做不好?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8-23 23:22来源:联商网

人潮汹涌的野生景区,人迹罕见的文旅。


野生景点的风险性,不断有人劝游客找个收费的景点从了吧,哪知过后立马游客又过来了,一点都没上岸的想法。


很多人有两大爱好:拉游客下水,劝景区免费。


野性的景区能够满足人们窥探、征服、蓄力、爆发等状态,情绪在画面中不断升华,搭讪在朋友圈中反复挑逗。


有人通过朋友圈征服别人,有人通过野生景点征服朋友圈。


喜欢拉游客下水的,通过各种种草传播实践体验。平台开启社交属性搭建,缩短用户获取信息半径,实现精准分发和触达。管理方对于监管比较暧昧,各地为了发展文旅……,突然无心插柳柳成荫。竖个牌,拉条横幅,也是警示免责。别小看这,至少也是6位数的支出,个别地方觉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付费的景区一直觉得自己有暖男情怀,可惜没玩够的游客哪里会觉得付费景区“实在”,就轻易从了呢?


劝景区免费,比劝从良更难。


大部分人的两大爱好都难以实现。


01 资源错配下的畸形选择


中国文旅项目有10000多个,中国连锁协会公布全国在营购物中心(含都市型、区域型、社区型以及奥特莱斯)约6300个。很多人觉得购物中心过剩,很少人觉得文旅项目过剩,为何?


中国购物中心在很多地方基本能满足在地消费者的需求,再建更多购物中心有人觉得没有必要。文旅项目貌似很多,基本不能满足在地诉求,更不用说辐射多远了。消费者、地方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觉得还得建更多的文旅项目来填补空虚。有人说中国90%的文旅项目都烂尾了,不知道是否准确,但这个数量从消费端的饥渴反应,可以看出文旅项目的供给与消费端需求存在极度不匹配。


国内很多文旅项目以勾地为核心,通过地产变现,再硬性配套五星级酒店这种形象工程。这几年跟很多开发商沟通过文旅项目,前期都是雄赳赳气昂昂,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0比5。


不能说发展商对于文旅没有期待,但发展路径不清晰。有时候觉得自己在构想时是有文艺气息,有对文化的解读,有对社会的情怀,但实操时没有落地方法,又都向商业看起。这种行思二元甚至多元化,没有合理拆解、协调,很容易出现不兼容,找不到支撑点,落地变形。


02 文旅项目流量来自哪里?


重金投入的文旅项目为什么不如野生景点,消费者为什么不来?


发展商重形式大于重内容的弊端就出现了。


发展商都希望自己做的景区人流如潮,大把大把的钱跑来景区花,但怎么才能让游客来呢?别看花了那么多钱,大部分发展商在自信中还是没底。心里没底在于不知道流量的构建,只是希望有人来玩。


文旅项目流量的构建:


一、来自于文旅本身具有强大的引流能力。


比如早期的黄果树瀑布等项目,明明可以靠脸蛋吃饭,当然不用靠实力,所以运营配套不怎么样,每年也大把大把的游客涌过去。游客到了住哪,住贵阳。


二、来自于内部主力项目的引流能力。


内置寺庙、动物园、游乐园等等各种主力店,通过主力店来引流。这与购物中心的操盘基本异曲同工。


文旅项目在运作时过于注重主力项目的形式,不注重内容,怎么理解呢?


以购物中心为例,同样招一家超市来进行引流,招大润发给予的每日人流量估值在6000—12000人;招永辉超市的每日人流量估值在3000—8000人;招普通超市的每日人流量估值在2000—6000人。每家购物中心都配套超市,但不同超市带来的每日人流量估值是不同的。


做文旅项目也一样,比如加盟一尊流量型神仙,来朝圣的信众就很多;做地域型神仙可以夯实本地基本盘,但辐射能力相对有限。


不少发展商问过我一个问题:购物中心一定要配套超市吗?如果一定要,随便招一家超市,不行吗?


当然不是。


问题是你怎么解决流量来源问题,或者说是廉价流量来源问题,没有流量怎么养活这么大一个项目。


这个时候企划通常就低下头,嘴里默默唠叨着,每天要引那么多流量也不是不行,关键要花钱买流量,然后偷偷瞄了瞄财务。


财务基本会很淡定,我就是个记账的,不参与公司业务,没有立场没有观点。老板没提倡业财融合,不闻不问不管才是生存之道。


所以问题就在前三排,核心问题就在主席台,有人总结了一个很通用的答案。


这是发展商跨行业进入视野盲区一定会碰到的问题,失去原来熟悉的决策路径,缺乏决策的依据,支撑自己快速做出理性决策,会在盲区反复摸着石头,能不能顺利过河还是未知。


再比如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做仿古建筑,发展商随便找家设计公司照某个古建筑复制一排,就觉得是文旅了。前段时间到某项目,所有商铺全部关门,地上长满了草,直接废掉。发展商想能不能重启,这是标准的设计坑招商坑运营的现象,仿古建筑不具备引流能力,后端人员回天无力。


通常古建筑要进行拆解成每个部件,理解其每个构件构成的意义,包括颜色定义、历史成因等,设计院重新提取核心元素,融合现代元素,复原历史的同时进行升华。好比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影视节目或抖音上古装的华丽,其实古代衣服大部分都是很丑的,但现在的年轻人复刻及创新能力太强了,经常有超出人们预期的杰作。如果只是简单的复制,直接从古文献里找到当年的图纸,再找些当地老匠人,就可以完成了,还要设计院干嘛。


发展商有时候觉得简单的仿古就已经很惊艳了,市场应该会喜欢,但发展商有时候没发觉自己的审美与年轻人的审美存在差异。没有人喜欢老人家的东西,但你喜欢的东西正在变成老人家的东西。


三、网红流量项目做加持。


文旅项目不是一劳永逸的,项目一旦失去新鲜感,游客的兴趣也就大大的降低。在主力项目承担稳定引流重任时,网红项目来实现短期快速引流,当网红项目失去网感,就要进行迭代。游客需求正呈现高频变更阶段,他们需要有足够的猎奇产品来满足需求。这种需求不能用堵,逼其外溢,要更多的迎合去享受市场的红利。赚钱,不磕碜!


四、项目本尊的再包装,让项目有思想、有灵魂。


很多文旅强调其观光、休闲等功能性,然后希望观光、休闲能够有大量的外溢盘供自己承接,一年随随便便做个几百万客流就好了。


中国总的游客盘非常大了,文旅项目也很多,除了传统资源型景区等一些项目生活相当滋润,吸收走大众盘。对于很多游客来说,这类没有他们想要特点的项目,去过一次就不去第二次了,已经无法激起其欲望。市场需要更多的细分盘来满足高频游客的需求,这类愿意花钱花时间的游客,才能产生高复游率、高客单价。


这种项目经常不收门票,免费的才是最贵的,里面有大把的消费项目让游客心甘情愿花钱享受。


项目产品本身的打造具备引流能力,推广引爆、提高渠道分销能力才是落地路径。


要让消费受众知道项目产品能够提供什么场景、解决什么诉求,并让消费受众认可你的产品,酒好也怕巷子深。产品必须要破圈,进行流量的精准分发,精确种草,快速找到种子用户。不少平台在搭建内容及社交属性,用户缩短了信息获取半径,也缩短了文旅项目的破壁路径。平台有好的内容推荐,谁去推荐野生景点,冒那么大风险干嘛。


03 项目目标客群的辐射渗透,本地基本盘+外地游客盘


从距离上来讲,文旅项目的主力客源基本来源自驾、公共交通工具等1-2小时以内可以触达的范畴,这块占比会达到50%。已经具备全国性辐射能力的项目除外。本地盘因为触达耗时较短,可以实现高频复游率,支撑其项目基本盘人气。之前在《边界渗透、切赛道抢客 购物中心和景区竞争爆发》等文章中就大概讲过,对于不同辐射区域渗透测算也曾分析过,就不重复。


不同层级的辐射圈层渗透有不同的玩法。很多项目考虑项目周边短半径人口不足,项目地过于荒凉,其实很多项目地都是很荒凉的,问题在于其用购物中心的辐射渗透逻辑来设想构建文旅项目,方向方法论错误了,肯定要走弯路。


04 文旅项目要符合周期理论


文旅项目或购物中心都有其周期,在操盘中很多发展商不愿意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比如购物中心招商一定要达到高于项目的高度,结果就算侥幸达到,开业即巅峰,随后一路寻底。要把一个项目做到高于其所处周期阶段,需要有内力非常深厚的人才结构,以及掌握和驾驭足够多的资源,才能玩得转。这种人才的视野是具有改善整个区域部分因素的能力,而不是着眼于项目本身。


文旅项目要测算出所在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并相对测算出未来的增长,运营构建要足够稳定,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操盘手法,反复击穿原有逻辑,建立新逻辑。


野生景点爆火从表面上看是:游客要的不多,却是文旅发展商不能给的;发展商可以给的很多,却独独没有游客要的。


本质是,发展商商业底层逻辑不清晰,没有市场需求洞察能力,无法有效融合文化、旅游、商业、体验等要素,链路构建不完善,以致市场出现错配,游客没地方玩,文旅项目没人玩。在游客饿得嗷嗷待哺,只能自食其力,寻找野生景点时,发展商要考虑如何击穿传统文旅商业形态思维,迎合市场需求。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
3月24日正式开启2024航季上海母港航线运营招商维京游轮旗下豪华邮轮“招商伊敦号”日前于北外滩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停靠期间,举行了为期2天限定名额的尊享体验日活动,近千位抢先报名的宾客受邀免费“探船”,沉浸式感受“招商伊敦号”的北欧雅奢氛围以及领先的邮轮旅行方式。结束尊享体验日活动后,“招商伊敦号”于3月24日正式开启2024航季上海母港航线的运营,从上海北外滩出发,带领宾客深度探游日韩...
3月22日至3月24日,富邦世纪广场再次迎来了热闹的“造富节”。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非遗与商业的文化盛宴在富邦世纪广场上演,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富邦世纪广场则将这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铁树银花、汪满田鱼灯、古法中幡三大非遗轮番上演,与飞天龙凤演出相互辉映,为观众...
“甲辰龙腾 盛世中华”2024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是龙年中国龙舟协会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全国联动形式开展的贯穿全年、覆盖全国的龙舟赛事活动。希望全国龙舟爱好者在甲辰龙年参与到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中来,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为祖国75年华诞献礼,共祝伟大祖国繁荣富强!中国辉煌足迹大运河龙舟系列活动作为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之一,将中华龙舟运动与大运河文化内涵深度融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
又是一年春来早,油菜花开万里香。3月2日,2024陕西“三秦四季•汉中有约”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推介发布会在西安大唐不夜城举行。汉中以油菜花为媒,向全国游客发出赏花踏春的春之邀约,盛情邀请四海宾朋相约汉人老家、畅游金色花海。陕西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邱轩洛,汉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红艳出席发布会并致辞。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余亚军出席发布会,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林业局...
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4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7%。多景区门票售罄约满、“人从众”热度再现,多地酒店“一房难求”,2024年春节,国内外旅游市场热度再创新高。记者梳理...
聚焦/热点

聚焦/热点

副标题

聚焦
热点
关键词
关键词
红色旅游
乡村旅游
夜间旅游
康养旅行
户外旅行
研学旅行
城市
酒店
航空
攻略
景区
乐园
标签模块(3)(1)(1)(1)(2)(1)(1)

标签模块(3)(1)(1)(1)(2)(1)(1)

副标题

视线
论道
视点(2)(1)(1)(1)

视点(2)(1)(1)(1)

副标题

旅行
环球
视点(2)(1)(1)

视点(2)(1)(1)

副标题

动态
动态

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热线:12345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京ICP备2021027040号-2    经营许可证11010501796008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983  

China Tourism Network   Copyright © 2010-2024 c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