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行业   地方   观察   科技   投融   城市   专家   研报   学术   文博   文创   景区   交通   住宿   红色   乡村  乐园   户外   节会   环球   攻略

戴斌:大众旅游时代亟需加快建设城乡慢行交通体系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9-08 16:23来源:《交通建设与管理》

慢行交通能提升“快进慢游”功能,促进“交通+”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和全域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就大众旅游时代建设城乡慢行交通体系的背景、目标、空间规划和重点任务进行系统阐述。全文如下:

01 大众旅游迎来新时代,慢行成为旅游新常态

2022年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概括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成就和发展经验、科学研判了大众旅游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现代化为导向,擘画了“十四五”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过去五年,是大众旅游全面发展的五年,也是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的五年。”

戴斌指出,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迎接一个大众旅游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从入境旅游起步,很快就进入了国家战略视野,并以星级酒店和导游服务引领了社会生活的风向标。1999年国庆节“黄金周”开始,旅游业逐步进入国民消费为基础,入境、出境和国内三大旅游市场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旅游业更是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9年的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分别达到60.5亿人次、1.55亿人次和1.45亿人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和出境旅游市场。“十三五”期间人均出游超过4次,假日旅游成为新民俗,旅游成为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这是一个足以载入世界旅游发展史册的伟大成就,也是建设旅游强国最为坚实的市场基础。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旅游业造成很大冲击,也是我国“十四五”前半段旅游业最大的影响因素,但是从总体上看,旅游业仍然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02 日新月异的“三农”将成为旅游市场蓝海

“人们对旅游休闲有期待,就是在疫情期间,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旅游的向往。微旅游、微度假成为过去两年的热词和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市场基础。人民有保证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权利,也有免于恐惧的自由。这种权利和自由属于城市居民,也属于农村居民,并构成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戴斌说。

过去是城里人在旅游,农村人在接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参与到探亲访友和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中来了。2022年春节期间,全国出游游客中农村居民占比达到了38.1%的历史新高。

戴斌分析说,受中青年游客提前回家过节、提前返程,老年人反向过年的影响,主要务工输出地和传统客源地的旅游热度上升明显。四川、广东、江苏、湖南、安徽、湖北、浙江、河北、广西和河南游客接待人数居前。调查表明,44.7%的回乡务工人员在春节返乡探亲期间,将商业街区和购物中心作为休闲首选,直接带动了中小城市和县域中心城市的游乐园、主题公园、经济型酒店、特色餐饮和旅游购物业态的发展。相对于商务旅行和市民休闲的红海,日新月异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成为旅游市场有待深度开垦的处女地,是蓝得不能再蓝的蓝海。

2022年劳动节假期,农村居民出游率为4.5%,出游人次占假期国内游客出游人次的14.2%,再次显示农村居民出游正在成为新趋势,从业者应该及时调整思路迎接新变化。

03 城市和郊区是旅游主要空间,慢行交通大有可为

“有从业者感叹游客都去哪儿了?游客其实就在身边。我们过去对旅游的认识有点狭义,以为长途跋涉去观光、休闲才是旅游。但其实旅游已经成为居民日常化生活的选择,逛郊野公园、去城乡绿道骑行、找农家乐吃饭等等,都可以算是旅游。游客会进入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空间,游客就是出去旅游的居民,居民就是旅游回来的游客。这正是旅游人民性的内涵。”戴斌说。

按各地政府要求做好防控措施的同时,城乡居民遵循“限量、预约、错峰”的原则,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休闲、去旅游。境外去不了就境内游,跨省游熔断了就省内游、周边游和本地休闲。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关闭了,就去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去山川、去河谷、去森林、去草原,到访一切愿意到访也能够到访的开放空间,这就需要国家多部门通力合作,尤其是交通运输部门要顺势而为,尽快建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城乡慢行交通体系。

“疫情以来,城市居民出游距离和游客在目的地游憩半径都大幅度收缩,清明节期间分别收缩到100公里和5公里以内。劳动节假期延续了这一态势:游客平均出游距离99.6公里,较去年同期下降33.2%;游客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径6.0公里,较去年同期下降60.7%。这意味着城市和郊区成为当前旅游消费和休闲活动的主要空间,也是旅游市场的底线支撑。”戴斌说。

为发展社会事业,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城市建设了越来越多的绿道、社区公园、遗址公园、水体、植物和文化景观公园、郊野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和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这些场馆设施和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加上完善的商业环境和便捷的物流体系,对城市居民产生“系泊效应”的同时,也对周边城镇和乡村形成“虹吸现象”。

如何才能更好地与这些旅游设施、文化设施亲密接触?如何才能实现沉浸式体验?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三五个好友一起骑行,无疑是一种好选择。只有慢下来,才能去品味。

建设城乡慢行交通,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慢行交通能提升“快进慢游”功能,促进“交通+”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和全域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04 共同富裕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

戴斌强调指出,要坚持人民性、现代化和未来感,奋力开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推进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通过大众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大家都富裕了,才能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城市居民要出游,农村居民也要出游。无论市民还是农民,旅游方式有自主、自助、自驾、骑行等,多样性、分层次和品质化将是游客的主流需求。从国家公园到国家文化公园,从城市到乡村,从戏剧院到菜市场,都将成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

“我们看到短途游、城市周边游和本地休闲带动了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活跃度上升。疫情以来,本地休闲、近程旅游、近郊度假带动了客源地市场活跃度提升,探亲访友、都市休闲、乡村度假、冰雪休闲、避暑旅游、研学旅行、自驾出行成为市场主流。城市周边的郊野公园、文化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公园、主题乐园和度假区、冰雪世界、乡村民宿等旅游空间,成为家庭游和亲子游的乐享地。”戴斌说。

按照“旅游者定义旅游业,而不是旅游业定义旅游者”的逻辑,投资者开始以消费的视角重新审视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和产业创新。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关注近程旅游和本地休闲市场,强调文化引领、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生态文明,以增量投资带动存量优化,而不是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来吸引游客。

戴斌指出,随着旅游市场复苏和产业升级进程的加快,客源地主导旅游经济增长的趋势将愈发明显。发展理念要回到老百姓的常态化生活方式上来,回到主客共享的空间营造上来,回到科技和文化赋能资源存量上来,让旅游紧密融入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得客源地才能得天下。

“面对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旅游消费新需求,我们必须坚持旅游与文化、科技、教育融合发展方针,走智慧旅游发展道路;还必须坚持生态文明指导思想,践行绿色旅游发展理念,为建设面向未来的世界旅游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戴斌总结说。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
3月24日正式开启2024航季上海母港航线运营招商维京游轮旗下豪华邮轮“招商伊敦号”日前于北外滩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停靠期间,举行了为期2天限定名额的尊享体验日活动,近千位抢先报名的宾客受邀免费“探船”,沉浸式感受“招商伊敦号”的北欧雅奢氛围以及领先的邮轮旅行方式。结束尊享体验日活动后,“招商伊敦号”于3月24日正式开启2024航季上海母港航线的运营,从上海北外滩出发,带领宾客深度探游日韩...
3月22日至3月24日,富邦世纪广场再次迎来了热闹的“造富节”。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非遗与商业的文化盛宴在富邦世纪广场上演,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富邦世纪广场则将这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铁树银花、汪满田鱼灯、古法中幡三大非遗轮番上演,与飞天龙凤演出相互辉映,为观众...
“甲辰龙腾 盛世中华”2024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是龙年中国龙舟协会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全国联动形式开展的贯穿全年、覆盖全国的龙舟赛事活动。希望全国龙舟爱好者在甲辰龙年参与到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中来,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为祖国75年华诞献礼,共祝伟大祖国繁荣富强!中国辉煌足迹大运河龙舟系列活动作为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之一,将中华龙舟运动与大运河文化内涵深度融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
又是一年春来早,油菜花开万里香。3月2日,2024陕西“三秦四季•汉中有约”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推介发布会在西安大唐不夜城举行。汉中以油菜花为媒,向全国游客发出赏花踏春的春之邀约,盛情邀请四海宾朋相约汉人老家、畅游金色花海。陕西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邱轩洛,汉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红艳出席发布会并致辞。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余亚军出席发布会,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林业局...
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4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7%。多景区门票售罄约满、“人从众”热度再现,多地酒店“一房难求”,2024年春节,国内外旅游市场热度再创新高。记者梳理...
聚焦/热点

聚焦/热点

副标题

聚焦
热点
关键词
关键词
红色旅游
乡村旅游
夜间旅游
康养旅行
户外旅行
研学旅行
城市
酒店
航空
攻略
景区
乐园
标签模块(3)(1)(1)(1)(2)(1)(1)

标签模块(3)(1)(1)(1)(2)(1)(1)

副标题

视线
论道
视点(2)(1)(1)(1)

视点(2)(1)(1)(1)

副标题

旅行
环球
视点(2)(1)(1)

视点(2)(1)(1)

副标题

动态
动态

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热线:12345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京ICP备2021027040号-2    经营许可证11010501796008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983  

China Tourism Network   Copyright © 2010-2024 c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