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夜游怎么做?专家:塑造场景消费是核心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11-18 16:38 文旅夜游怎么做,什么样的夜游产品最能打动人心?相比国内其他地区,大湾区的夜游经济又有什么特点?近日举行的第26届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GILE)上,以照明赋能文旅夜游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大湾区文旅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陆天阳认为,大湾区夜经济的短板是缺少与粤港澳大湾区地位相媲美的国际品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光环境设计研究所所长阮吉锋则建议,要巧用现代光影手法,让传统文化在夜游中“活”起来。 夜游项目只要做了 肯定都能带火那一片的旅游 “夜游经济是最近几年文旅发展的大趋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夜游经济”,北京锋尚煜景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雪晨认为,因为有了一系列的政策,能预见到后面几年的发展应该还是很可观的。“灯光的价值也会像滚雪球一样向前滚动。 这两年行业里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了,这也是一个表现。”王雪晨和他的团队参与了很多大型项目,比如恒大海花岛的光影烟花秀,“这也是唯一的一个灯光秀、无人机秀和焰火秀三位一体的尝试,整合了很多跨界的资源。” 葛仙村灯光秀将古风建筑与现代的科技灯光相融合。 去年疫情的时候,江西上饶葛仙村异军突起。从2020年5月1号一直到过年期间,游客总流量是120万人,已经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葛仙村案例背后是上海指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李涛认为夜游项目可以大胆地去做,“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只要做了,肯定都能带火那一片的旅游,根本就不缺游客,特别是周末。如果还有点儿犹豫,可以先试试小范围的,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做完以后人流量肯定爆增。” 好的夜游产品 要讲故事有个性化 什么样的夜游产品能够打动人心?百汇环境工程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志坤认为一是讲故事,身临其境的基础,游客在故事里面扮演某个角色,然后得到一种情感的共鸣;二是尽可能地多感官体验,用声、色、香、味等来吸引游客参与互动;三是个性化,只有个性化,才不会雷同,才会有独特的宣传作用。 广州大学广东中南声像灯光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妙颜也认为,现在做文旅项目都要有故事有内涵,把故事讲好才能吸引游客。好的夜间文旅项目不仅要灯光,还要音响、视频,多媒体AR、VR等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并具有沉浸式、参与式、体验式功能。“人海战术是属于重资产的投入,如何减少真人参与,巧用声光影视技术,是值得演艺和文旅界探讨的问题。” 把传统的文化挖掘出来 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去表现 夜游项目是文化和旅游的结合,如何能够让传统文化在夜游中“活”起来?阮氏灯光秀创始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光环境设计研究所所长阮吉锋认为,要挖掘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一面,我们把这些文化释放出来,通过灯光、高科技的手段来展现,我认为这个工作是有意义的,也是最有价值的。现代的表现手法,现代的光影手法,再加上高科技的手法,焕发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新的价值,在当下这个阶段,光影的技术手段也是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再把传统的文化挖掘出来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去表现,又产生了新的魅力。” 《归来三峡》被称为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 深圳爱克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研究院研发总监李超认为,现在的文旅项目更多的是追求喧哗,“感觉是眼睛的盛宴,而不是心灵的盛宴,这个过程中,挖掘每个地方的地域特点,可以是古代的诗词歌赋,也可以是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古人有很多文化精髓的东西,但都放在电脑里面、图书馆里面、博物馆里面,大家都没有欣赏到。我们如果让每一盏灯都呈现这样的画面,让人家不经意间就可以去看到、感受到我们这个民族深厚的文化,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很重要的表达手法。” 关注 大湾区城市缺乏 一些特色鲜明的亮点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包括人口的基础,包括消费能力都非常强。大湾区有独立的地理位置、天然的气候条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活跃的消费市场,同时也是中国夜经济发展最早的地区,也是夜间经济发展最好的热土。大湾区文旅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深圳粤湾国际文旅执行董事陆天阳在论坛上分享了“粤港澳大湾区夜经济发展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都已打造出 国际范和城市特色的灯光亮化艺术 粤港澳大湾区有便利的交通,使得大湾区城市之间是互联互通,基本上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内都可以互通直达,这为大湾区一体化和夜经济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保障。陆天阳认为改革开放40年,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都已打造出国际范和城市特色的灯光亮化艺术,具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的良好基础和感官视觉效应,“世界级湾区的文旅动线已经形成。” 广州国际灯光节。 澳门日月贝。 在陆天阳看来,目前为止,湾区城市的夜经济各有千秋。有些城市的夜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比如说广州有国际灯光节、珠江夜游。深圳举行了光影艺术季,去年开始,以每年持续三个月的长度来打造全城的光影艺术的作品,增加夜经济的体验和参观的区域。珠海这两年在贝壳剧院的亮化和提升上做了很多工作,也承载了滨海城市的人文特点。惠州是一个有非常深厚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惠州西湖旁边的一个街区,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网红打卡点。夜游七星岩,也是肇庆的一大风景。 粤港澳大湾区缺乏 与地位相媲美的国际品牌 大湾区城市都有非常好的夜经济发展基础,虽有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短板,“比如说特色不鲜明、亮点不突出、缺少网红爆点、缺少国际品牌。”陆天阳特别提到了这几年持续火爆的重庆、成都,这些网红城市自带流量,已经形成非常庞大的夜经济的消费据点。相比之下,陆天阳认为大湾区城市缺乏一些特色鲜明的亮点,缺少网红的爆点,“缺少与粤港澳大湾区地位相媲美的国际品牌,这是目前大湾区夜经济的短板。” 夜游、夜演、夜宴、夜购、夜娱、夜宿等六大业态的融合,这是构成整个夜间经济消费业态的生态链。去年中国旅游界发布“中国夜间经济20强”,广州、深圳两座城市上榜。而同时公布的“游客最喜爱的十大夜景区”,广州只有一个长隆国际马戏上榜,“除此之外,夜间演艺的产品太少。”陆天阳认为除了夜游还要有夜购,近日商务部公布第一批国家五个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其中就包括广州,接下来也希望湾区能形成食游购娱体展演多元夜间消费业态,把生态结合在一起,同时推动餐饮+观演、购物+休闲、夜游+住宿,“留住过夜客人是核心,你只有留住过夜客人,才能挖掘出夜经济消费的潜力。 ” 塑造场景消费 是夜间经济的核心 地方文化是夜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留住游客过夜的核心。陆天阳表示,深挖当地文化的根脉,活化文化资源,创新夜间高品质的文化旅游特色精品,塑造属地特色的夜间经济形态,打造独特基因的夜间文旅IP是每个城市要做的,是大湾区每一个城市要考虑的。 另外,数字科技赋能、塑造场景消费,各种灯光艺术、各种艺术装置,都是数字和科技的体现。数字科技赋能,塑造更多沉浸式的体验,消费场景,吸引流量,增强消费是主流,从现有的国内的网红城市到国际顶流的网红城市当中都离不开这些要素。这些都是沉浸式体验,都是光影科技数字赋能的一种体现,当游“客市民在这种环境中,才有更好的体验感和消费力。”陆天阳认为,现在大众消费的需求离不开光影艺术,离不开数字科技,离不开沉浸体验,“塑造场景消费是夜间经济的核心,无体验不打卡,无沉浸不网红,这已经形成共识”。(来源:南都/许琨 李逸涛)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3月24日正式开启2024航季上海母港航线运营招商维京游轮旗下豪华邮轮“招商伊敦号”日前于北外滩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停靠期间,举行了为期2天限定名额的尊享体验日活动,近千位抢先报名的宾客受邀免费“探船”,沉浸式感受“招商伊敦号”的北欧雅奢氛围以及领先的邮轮旅行方式。结束尊享体验日活动后,“招商伊敦号”于3月24日正式开启2024航季上海母港航线的运营,从上海北外滩出发,带领宾客深度探游日韩... 3月22日至3月24日,富邦世纪广场再次迎来了热闹的“造富节”。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非遗与商业的文化盛宴在富邦世纪广场上演,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富邦世纪广场则将这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铁树银花、汪满田鱼灯、古法中幡三大非遗轮番上演,与飞天龙凤演出相互辉映,为观众... “甲辰龙腾 盛世中华”2024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是龙年中国龙舟协会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全国联动形式开展的贯穿全年、覆盖全国的龙舟赛事活动。希望全国龙舟爱好者在甲辰龙年参与到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中来,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为祖国75年华诞献礼,共祝伟大祖国繁荣富强!中国辉煌足迹大运河龙舟系列活动作为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之一,将中华龙舟运动与大运河文化内涵深度融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 又是一年春来早,油菜花开万里香。3月2日,2024陕西“三秦四季•汉中有约”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推介发布会在西安大唐不夜城举行。汉中以油菜花为媒,向全国游客发出赏花踏春的春之邀约,盛情邀请四海宾朋相约汉人老家、畅游金色花海。陕西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邱轩洛,汉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红艳出席发布会并致辞。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余亚军出席发布会,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林业局... 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4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7%。多景区门票售罄约满、“人从众”热度再现,多地酒店“一房难求”,2024年春节,国内外旅游市场热度再创新高。记者梳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