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行业   地方   观察   科技   投融   城市   专家   研报   学术   文博   文创   景区   交通   住宿   红色   乡村  乐园   户外   节会   环球   攻略

乡村振兴:农村更加宜居宜业 农民更加富裕富足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12-25 19:54来源:人民日报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这是大党大国的深长思考,也是洞察大势的深远谋划。

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虎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雪来到山西省临汾市,进山村、访农户,总书记强调“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好,使农村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总书记沿村道边走边看,叮嘱干部群众“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总书记调研时指出,“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之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来到陕西延安,看看老乡们脱贫后生活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乡村振兴怎么搞……

暖心话语,映照初心。广袤的田野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呈现新图景。

山东省龙口市北马镇南仲家村麦田里,种粮大户仲崇飞说:“今年村里粮食大丰收,科技上加把劲,争取来年再夺个好收成。”

四川省青神县高台镇百家池村,房屋灰瓦红檐,院子里种花种草,扮靓乡村生活。“村庄好似大公园,巴适!”村民黄永全乐呵呵地说。

一个个生动故事,汇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答卷。今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享有更多实惠,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新进展。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三农”工作的厚重发展成果,为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赢得了主动权。

农业更加高质高效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

今年4月10日,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走进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谈起种子话题语重心长:“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今年6月8日,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走进太和镇永丰村稻田深处,放眼广袤田野,思虑深远:“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我们中国的农业专家,也要靠我们中国的农民,我们有信心、有底气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

一粒种,一株苗,浓缩着“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的考量,饱含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牵挂。

谆谆嘱托化为“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的坚决行动。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战旱涝、促弱苗、防虫害,政策及时跟进,一系列硬措施精准到位,今年粮食再获丰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加快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国粮仓根基稳固。

“总书记说,我们村的名字寓意很好,‘永丰永丰,永远丰收!’我们种地是越干越起劲。”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说起来难掩兴奋,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考察,对他们坚持粮食种植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做法表示肯定。

“我们克服极端高温、疫情等不利影响,今年粮食总产量超过4000吨,创下新纪录!”李雪平干劲十足地说,现在村里实行了田长制,减肥减药,良种良机,新技术一个接一个,“我们有信心让永丰村越来越好,永远丰收!”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抗灾夺丰收,总产量达到13730.6亿斤,比上年增长0.5%。这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来之不易,稳固大国粮仓根基。藏粮于技,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10年提高7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2%,10年提高15个百分点。藏粮于地,到今年底全国将累计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保障粮食产能1万亿斤以上。

——生产向绿,品质向好,“菜篮子”“果盘子”更加优质丰富。

“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果园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时时回荡在果农们耳畔。

“总书记的话,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南沟村果农刘润喜说,豆菜轮茬,物理防虫,标准化种植,今年他家17亩果园挣了20多万元。正是靠着好品质,“延安苹果”注册仅4年,就跃居中国苹果区域品牌价值榜第二位。

一个苹果,藏着农业现代化的密码。我国持续推动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国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6年负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累计达6.2万个,越来越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现代高效农业动能澎湃。

安徽省涡阳县正宇面粉有限公司制粉车间里,一粒粒小麦正在“变身升级”。“小麦加工成6种基础面粉,经过配粉制成馒头、面条、水饺等专用粉,加工成挂面、刀削面以及蔬菜面、胡萝卜面等特色面条,销往全国各地,身价涨了好几倍,今年能带动农民增收8600万元。”公司办公室主任曹鑫介绍。

全环节升级、全价值提升、全产业融合,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6%,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达112个、超10亿元的镇达174个、超1亿元的村达249个。

一季接一季,一茬压一茬,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迈上新征程,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农村更加宜居宜业

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吐鲁番市调研期间,到高昌区亚尔镇新城片区新城西门村考察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乡村振兴如火如荼,产业振兴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对于祖祖辈辈靠种植葡萄为生的村民们来说,企业入驻村子,不仅解决了家门口就业,也破解了销路难题。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总书记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城西门村第一书记茹苏力·买买提说,“如今村里修了宽阔的马路、崭新的文化广场,不少村民建起门面房,做起了生意,下一步我们要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发展是历史命题,也是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各地区各部门加大乡村建设力度,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基本公共服务提标扩面,一个个乡村成了广大农民乐享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美丽蝶变。

漫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河口街道坨子村,“和睦邻里”等12个特色主题庭院一院一韵,弱电线路整治消除了影响村容村貌的“蜘蛛网”,村庄更加亮堂。“环境好多了,住着心情都舒畅!”坨子村党支部书记崔如山感叹。河口区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刷新乡村“颜值”。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全国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各地立足实际打造了5万多个美丽宜居典型示范村庄。今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压茬推进,各地加快推动村庄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迈进。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覆盖,农村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

“门口道路升级成了6.5米宽的沥青路,标识清楚,路灯敞亮,交通方便了,周末来采摘胡柚的游客多了起来。”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桐坑村果农马国平高兴地说。今年以来区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5.8公里,道路通畅促进百业兴旺。

看全国,广袤乡村“硬件”“软件”同步强化。有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2895个县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90%以上实现远程医疗覆盖,乡亲们出行、看病、上学、办事更方便。

——资源要素加速流入,乡村成了干事创业的热土。

河南省栾川县石庙镇龙潭村“沃地农场”大棚内,负责人张杏杏对着手机屏幕介绍“线上认养”的草莓生长情况。今年初,栾川面向全国招募乡村运营人才,张杏杏就是其中一位,谈起未来她信心满满:“农村天地广阔,青年大有可为,我要用自己的热情、知识和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宜居又宜业,越来越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汇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截至今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47.1万亿元,比2017年末增长52.2%。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120万人,发展热土、创业沃土,乡村人气越来越旺。

农民更加富裕富足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还必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兴产业、促就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村公共文化体系更加健全,农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乡亲口袋鼓、脑袋富,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乡村产业扎根成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和茹手工茶坊里,红茶醇香扑鼻。“我家的茶叶都卖出去了,再买得等明年开春咯!”不远处,茶坊业主王菊茹和丈夫王柏和牵头成立的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用房,正加紧建设。

王柏和清楚地记得,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调研时的情形,“总书记在茶坊和我们一起炒茶,并买下两袋茶叶。他勉励我们把茶叶经营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如今,毛纳村已发展茶园面积572亩,超过80%的农户种茶,在茶产业带动下,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依靠种茶、采茶、制茶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有信心。”王菊茹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有力带动广大农民就业创业、持续增收。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5%以上用于支持帮扶产业发展,截至10月底,全国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达到3270.4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脱贫地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经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0元,实际增长4.3%。

——善治乡村加快建设,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反映的问题都有回响,‘急难愁盼’顺利解决。”甘肃省康县迷坝乡马莲村村民张波竖起大拇指,点赞乡里的“微心愿”活动。迷坝乡面向群众征集“微心愿”,建立台账,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参与,联合各相关部门,实打实地为乡亲们排忧解难。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各地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乡村治理中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积极推行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乡亲们精气神越来越足。

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双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广场上,“百姓名嘴”邱绍军创作的苏北大鼓作品,用大白话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引来阵阵掌声。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根据群众需求制定清单,组织志愿者“按单下菜”,“琴鼓村村行”“流动小板凳”等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为乡亲们送去热腾腾的文化“大餐”。

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全国所有行政村都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开设了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室,全国现有群众文化团队的数量超过45万个,比2012年增加50%。各地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改善,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新征程上,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全国广大农民生活更上一层楼。

(记者 顾仲阳 常钦)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
登高望远,一丘丘堆叠而上的梯田层层叠叠,线条曲折有韵,流水潺潺,青雾缭绕,宛如一颗璀璨的绿色宝石镶嵌在大地之上,以其独特的月牙纹梯田地景观诉说着千年的农耕故事,这就是重庆市璧山区乡村振兴项目——“云雾花涧”万亩梯田一期(以下简称:云雾花涧)。据悉,云雾花涧位于八塘镇石庙村、江兴村、前进村、五龙村,建设区域逾1.3万亩。由重庆国隆农业科技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隆集团)重点打造,四川...
近日,经国内头部权威评级机构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综合评定,凉山州文旅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凉山文旅集团”)成功获评产业类“AA+”主体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这是四川省(除成都外)获此等级的首家市州文旅企业。凉山文旅集团始终致力于文旅创新融合探索、文旅全产业链打造和自主品牌孵化,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四川省文化骨干企业...
探索海钓乐趣寒假已至,三亚亚龙湾瑞吉度假酒店"海上庄园2025寒假小精英"定制系列活动正式开启,即日起至2月28日,本次精心策划的冬季度假计划,深度契合现代家庭对于度假品质的追求,特别为海上庄园的小精英们打造了一处充满探索与成长的假期乐园,激发孩子们对探索的好奇心,同时确保家长们可以在高端度假胜地享受惬意非凡的休憩时刻,皆在为亲子家庭创造一段海上庄园专属假期体验。为不同年龄层的寒假小精英专属...
随着新春佳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当国内多数地域仍沉浸于冬日严寒之时,三亚亚龙湾瑞吉度假酒店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温暖如夏的气候优势,精心构筑了一处远离寒霜、拥抱暖阳的度假胜地。为庆祝2025年新春,酒店以"海味"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中国传统年俗的节庆活动,让每位莅临的宾客都能沉浸于海味新春的海岛文化氛围之中。尊享海钓之旅的奢华住宿攻略三亚亚龙湾瑞吉度假酒店为满足宾客多样化的住宿偏好,特此...
焕发千年银城活力,打造益阳文旅地标。1月18日,“千年银城益阳 烟火明清古巷”2025益阳明清古巷开街盛典活动隆重举办。活动由益阳市城投集团、资阳区发展集团主办,益阳明清古巷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办。(2025益阳明清古巷开街盛典)益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黄育文,市政府副市长邓曙光,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陶汉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卜永强,市委宣传部副部...
聚焦/热点

聚焦/热点

副标题

聚焦
热点
关键词
关键词
红色旅游
乡村旅游
夜间旅游
康养旅行
户外旅行
研学旅行
城市
酒店
航空
攻略
景区
乐园
标签模块(3)(1)(1)(1)(2)(1)(1)

标签模块(3)(1)(1)(1)(2)(1)(1)

副标题

视线
论道
视点(2)(1)(1)(1)

视点(2)(1)(1)(1)

副标题

旅行
环球
视点(2)(1)(1)

视点(2)(1)(1)

副标题

动态
动态

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热线:12345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京ICP备2021027040号-2    经营许可证11010501796008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983  

China Tourism Network   Copyright © 2010-2025 c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