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行业   地方   观察   科技   投融   城市   专家   研报   学术   文博   文创   景区   交通   住宿   红色   乡村  乐园   户外   节会   环球   攻略

在2023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旅游是什么人设?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3-06 16:40作者:彭涵来源:蓝渊笔记

3月5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炉。作为承前启后的国家纲领性文件,《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各行业都希望从中捕捉到未来的某种蛛丝马迹。

作为生活服务业的一部分,旅游属于典型的幸福产业:亦即先有“国泰民安”,后有旅游的自然繁荣。所以即使《报告》中没有大篇幅直接提及旅游,旅游人也不必妄自菲薄,《报告》发布依然是与行业息息相关的大事件。

更进一步,我们可以从《报告》中看到中国旅游的哪些过去、现在与将来?

《报告》只有一处直接提及旅游业
留得青山 各安其命


回到《报告》本身,纵观下来,直接提及旅游业的只有一处,发生在政府总结过去业绩、且强调成果极其不易的环节。

@政府工作报告:...着力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疫情发生前,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面对需求不足甚至出现收缩,推动消费尽快恢复。支持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汽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增长46.7%。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15.8%提高到27.2%。发展城市社区便民商业,完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帮扶旅游业发展。围绕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扩大有效投资...

在“扩大消费”方面,旅游排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以及电商与线下商业之后,这体现了各产业对经济拉动效应的排序;另一方面,《报告》对旅游的阐述是“帮扶”发展,也代表着旅游业过去受到的冲击,在国家层面是有感知的。

但因为旅游业“国泰民安”属性太强、过度依赖大环境本身,所以相关的产业政策并没有大宗消费和商业那么强烈——有政策也是“帮扶”性质的,主要是在困难时期帮濒死企业续上一口真气。

这种思路,在香港旅游业的案例中尤为明显。

香港文体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曾在2022年9月对媒体表示:过去两年,香港政府帮助旅游业都超过38亿元了。但是这个和行业本身有生意做、自己去发展,还是相差很远。

事实上,当疫情时期限制出行的措施取消后,旅游业自然就从春节前夕一直火到现在。最新的数据如下:

国家统计局称,春节过后服务业复商复市加快,景气水平升至近期高点。2 月国内航班执飞架次持续位于相对高位,与2021年6月日均架次基本持平。居民出行半径扩大有助于零售、餐饮、住宿等行业恢复,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商务服务等 8 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所以,宏观层面关于旅游业过去几年的隐含态度,或许可以概括成:留得青山,各安其命。建议业内商家领会精神:如果再碰上疫情这样的暴风骤雨,怎么做才是最务实的。

旅游仍是“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
假日经济+消费券双管齐下


在未来“扩大国内需求”部分,旅游作为生活服务消费的一部分,将继续扮演重要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总体而言,促消费的底层逻辑是实现居民增收,大家有钱了自然会消费。《报告》将2023年GDP目标定在5%,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速挂钩,于是有分析机构推测,今年居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有限、消费恢复明显上升的可能性不高。

换句话说,在这种预期之下,还是要多一些刺激手段才可能实现目标。

具体怎么做?红塔证券分析师认为,其中一个重要抓手是,利用节假日,搭建消费场景,配合消费券和现金券,以激活旅游、酒店、电影、体育、餐饮、展览、演出等服务消费。

这里的一个背景是,近几年国内消费市场的“假日经济”效应,确实越来越明显。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报告,2022年7个节假日期间,全国出游人次约占2022全年的42.35%——在2019年这个数字还只有27.9%。

大家集中在节假日扎堆出游,带来的结果就是旅游与大消费“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典型案例是2022年十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减少18.2%,连带着整个10月全国餐饮收入也同比下滑了8.1%。

所以选择在节假日通过发放消费券、集中火力刺激消费,是一个很务实的选择。

事实上,发放文旅消费券刺激消费,在疫情三年间已经是个被验证过的打法。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2022年4月,全国已有40%的地级市发放过文旅消费券。

而在如今“疫情已经消失”的当下,继续启用消费券可能会取得比以往更好的成效。

但地方政府自身背负的财政负担,会是个阻碍吗?

《报告》显示,从2023年的赤字安排看,新增赤字5100亿元,全部是中央赤字,通过国债发行弥补——这或许意味着,中央政府正在试图将地方政府的债务置换回来,以更高等级的国家信用,来替地方政府“找钱”。

在未来,地方财政支出中的一个小小支流,可能就会流入消费券的补贴当中。所以这里还是有个可期的前景。

旅游可以如何为国分忧?
加速吸纳就业的“盖世英雄”


猜想过《报告》中折射的旅游业前景之后,也来看看旅游业可以做哪些事“为国分忧”。

@政府工作报告:...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把稳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指标。着力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支持力度。

从《报告》中提出的2023年政府就业目标来看,今年跟往年比属于压力更大:城镇新增就业由过去两年的“1100 万人以上”,提高至“1200 万人左右”。


数据显示,2022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最高曾攀升至6.1%,16-24 岁青年失业率全年均处历史高位;今年进入1月以来,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5%,但16-24岁青年失业率高达17.3%,青年就业难问题依然突出。


在这种背景下,旅游业能起到什么作用?首先,从2019年数据来看,疫情前中国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总盘子上确实有“为国分忧”的空间。

其次,旅游业在复苏期可以创造的就业机会,正在加速井喷。

据前程无忧发布的报告显示,伴随国内、国际旅游出行市场进入持续复苏态势,旅游业招工需求量增大,促进相应岗位招聘需求触底反弹——但疫情管控放开至今,只有近三成的受访从业者表示,其所在企业/机构的员工人数有恢复性增长,仍明显低于疫情前水平。

人才供不应求的结果,就是招聘薪资的大幅提升。

开年至今,各大酒店集团在前程无忧发布的招聘薪酬均有所上涨。例如,之前超过三成的酒店基层员工月薪在“3001-3500元”,但现在酒店的礼宾员岗位薪酬基本在“4000-5000元”,甚至有酒店6000元招聘全职客房保洁员。

一切迹象都指向了,旅游业未来吸收就业的潜力非常庞大。在稳就业就是稳民生的当下,旅游对中国社会经济贡献的价值也将水涨船高。

除此之外,《报告》中还有多处与旅游相关的信息点。

比如高铁里程、高速公路里程、机场容量等交通出行基建的进一步增长;以及生态环境改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的增加,意味着国内旅游市场的“硬件”在日趋向好。

而乡村振兴、支持港澳发展经济,则指向了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发展”依然是不变的时代主题,“旅游致富”本就是“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一个经典且有效的场景。

对全球大多数国家来讲,旅游从来都不是一个生死攸关的产业。有数据显示,全球旅游业受疫情影响,其直接GDP占总GDP的比重在2021年为2.2%——即使是在疫情前的2019年,这个数字也不过是4%。

所以,旅游人不必奢望这个产业会在《报告》中占据多大的篇幅:因为国家大事一眼望去,事事不提旅游,却又事事关乎旅游。不管是否明确被感知到,这个产业都已经是大棋局中的一员。

我们继续保持观察。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
4月18日至20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手自贡、攀枝花、绵阳、遂宁、宜宾、广安、巴中、雅安、眉山、凉山,青川县、甘孜县、理塘县等地文旅部门,以及四川省旅游投资集团、四川省青年旅行社、西柚熊猫等企业,精彩亮相2025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共同展现了“一眼四川,半个中国”的壮丽画卷和无尽魅力。创新展陈,跟着四大名片体验川式魅力位于1号馆内的四川文旅展区,以“一印一景·钤记天府”为设计理念,...
4月19日至 20日,“跟着节气泡温泉,统景二十四节气”品牌发布暨统景温泉“谷雨暮春雅集”活动在重庆文旅集团统景温泉风景区拉开帷幕,共赴“节气与温泉的千年之约”,开启统景温泉节气文旅新体验。4月19日晚,古音雅韵入耳,春花泉池开启,统景温泉景区内演绎了一场充满诗意的谷雨泉浴,非遗手工制作(剪纸、蜀绣、大漆团扇)、古人三大雅事(饮二十四谷雨茶、闻谷雨香、插谷雨花)以及MO乐团、《贵妃醉酒》等精...
4月19日,由安顺市人民政府主办,安顺市委宣传部、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中央歌剧院、安顺旅游集团联合承办的“锦绣黔中·京华绽放”——安顺文化旅游2025(北京)推介会及大型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首演活动,在北京中央歌剧院成功举办。活动以文旅推介与艺术展演相结合的形式,向全国展现安顺独特的文化魅力与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当日下午,推介会在中央歌剧院小剧场拉开帷幕。中央歌...
当新安江的春水泛起粼粼波光,徽州古城的青石巷弄间鱼灯流光溢彩,黄山的迎客松在晨雾中舒展枝丫,安徽的春天便以一种诗意而磅礴的姿态苏醒……3月底,“花期乡遇 寻味山河”2025年春季(乡村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启动仪式在黄山市歙县古城举办。安徽文旅以“春游江淮请您来”活动为主线,首次联动国家级旅游推广活动,通过整合全省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产业资源等全域文旅资源,广邀四海游客来皖赏春花、品春茶、食春味...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商学院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振英在后疫情时代,旅游活动全面复苏之际,“可持续旅游”正逐步成为全球业界发展的新方向。旅客行为与市场需求的转变,推动业界从传统观光旅游转向兼顾环境保护、文化推广与社会责任的全新模式。根据旅游网站发布的《2024可持续旅游报告》,全球约有75%的受访旅客表示有意在未来一年采取更可持续的旅游方式,促使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界及政策制定者重新思考旅...
聚焦/热点

聚焦/热点

副标题

聚焦
热点
关键词
关键词
红色旅游
乡村旅游
夜间旅游
康养旅行
户外旅行
研学旅行
城市
酒店
航空
攻略
景区
乐园
标签模块(3)(1)(1)(1)(2)(1)(1)

标签模块(3)(1)(1)(1)(2)(1)(1)

副标题

视线
论道
视点(2)(1)(1)(1)

视点(2)(1)(1)(1)

副标题

旅行
环球
视点(2)(1)(1)

视点(2)(1)(1)

副标题

动态
动态

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热线:12345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京ICP备2021027040号-2    经营许可证11010501796008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983  

China Tourism Network   Copyright © 2010-2025 c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