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行业   地方   观察   科技   投融   城市   专家   研报   学术   文博   文创   景区   交通   住宿   红色   乡村  乐园   户外   节会   环球   攻略

数字化时代,非遗+旅游正在打开格局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3-06 17:10来源:环球旅讯

在刚刚过去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颁奖仪式上,与奖牌和冰墩墩一同颁发给奥运健儿的,还有一束“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


这束来自上海非遗技术“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的绒花,源于融合了中国民间传统结线技艺和西方钩针编结技艺的服饰编结艺术。其诞生得益于在十九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发生的“易服”运动,世界风潮的袭来得以孕育出上海易得风气之早、善开风气之先的城市文化个性。


非遗作为目的地独特气质的体现,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旅客动身前往当地体验。《2021美好城市指数白皮书》报告指出,抖音用户喜欢的城市特质中,文化魅力占比高达76.6%。


2月24日,在2022环球旅讯数智论坛(上海站)上,环球旅讯CEO李超与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陈平就“用数字化,让文化遗产huo起来”为题进行了对话。


01


非遗走进旅游业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是联合国框架内的重要国际公约。2004年8月,中国加入该公约并成为第6个缔约国。


“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正是《非遗公约》精神的中国表达。


陈平表示,非遗的实质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延续和传承,囊括了十大门类,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游艺与杂技、美术、技艺、医药以及民俗。


旅游与文化相辅相成,传统艺术、音乐等等都是承载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陈平指出,区分非遗与物质遗产的重要判断,便是非遗是随着时代一起发展,与时俱进的活态传承,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据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数据,截至目前,上海市共有25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陈平认为,非遗与普通人的生活日常息息相关,包括旅游。


其中,上海本地游产品便与非遗进行深度融合——今年6月,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笔墨博物馆“笔墨宫坊”将在上海杨浦亮相,馆内的体验工坊内展示“曹素功制墨”和“周虎臣制笔”两项国家级非遗技艺的生产,游客可近距离感受非遗传承人完成“点烟”“制墨”“翻晾”“描金”“制笔”等生产环节,同时可以在“研学手作坊”沉浸式体验制墨、描金、拓片这些步骤,也可在墨面上绘出喜爱的文字与图形,制作一锭专属墨锭。


曹素功、周虎臣作为海派墨锭制作以及毛笔制作上继往开来的名家,陈平认为,人们应该了解到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的背后,有一群匠人为这些书法名家做出最好的笔、最好的墨。


陈平认为,体验过程当中既让游客有旅游体验,同时能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是强调文化自信。


“上海有这么多极具文化底蕴的非遗体验,但真正去挖掘的人却不多,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大家不了解。传统旅行社应该对旅游产品进行重新打磨,非遗在现阶段仍然是相对小众的文旅产品,非遗旅游体验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


但对于非遗与酒店的结合,陈平却认为不可操之过急。“非遗与传统酒店最大的区别,是非遗有自身的独特调性和地域特点。大多数酒店是标准化的,如果想与非遗结合,将十分考验酒店业主的文化底蕴。”


02


NFT能让非遗活起来吗?


那现阶段的非遗旅游是否暂时只能停留在非遗文化体验上?


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Z世代作为新生代消费人群正逐渐占据主流,陈平认为也需要利用年轻化的审美、年轻人的话语体系和媒介形式与年轻人对话,让非遗旅游不止要活起来,更要火起来。


陈平透露,今年端午节,上海市将联合B站举办一场国潮大会,将非遗元素深度结合,再造一个“只此青绿”主题的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爆火的NFT概念也从加密圈扩张到互联网圈、文旅圈,市场规模正在迅速膨胀。


自2021年“敦煌飞天”“九色鹿”两款付款码NFT皮肤开始,阿里通过蚂蚁链累计发行了40余套数字藏品,发行总量达到300万份左右,销售额近4000万。其中支付宝鲸探发售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藏文物系列数字藏品,发行数量共40000份。


而腾讯幻核联合敦煌文创推出敦煌系列数字壁画共包含五款产品,每款发行数量各1600件。截至目前,腾讯的幻核累计上线13款数字藏品,发行总量约为3万份左右,销售额约为200万左右。


陈平表示,上海博物馆正在推进NFT,而作为虚拟经济时代的全新消费方式,非遗处同样看到了NFT为文旅IP发展带来的新增长空间。


但陈平坦言,NFT主要应用区块链技术,但现阶段该技术仍不够完善,公域链或联盟链的使用具有差异性,不管是阿里的鲸探、腾讯的幻核、字节跳动的TikTok Top Moments或者京东的灵稀,它们都有自己的一套技术做加密以及区块链的认证。


而NFT到底有没有价值?陈平认为,虽然现在都说“万物皆可NFT”,但除了底层技术支持,好的设计才是NFT的核心。


非遗NFT最重要的核心是承载文化元素,旅游的本质是满足“见山见水见自己”的文化欲望,人们欣赏NFT作品,带来的不止是感官上的刺激,而是从中得以感受到其更深层次的“见天地见自我”的精神享受。


“如果NFT能达到这种水平,那这个市场是巨大的。”陈平总结道,旅游的出现是人们在满足了物欲享受后,一部分人选择去追求更高的体验,而从精神追求的角度来看,非遗+旅游将实现更成熟的结合。


对话的最后,李超也表示,非遗旅游宣传既是基础又高屋建瓴,未来非遗与旅游产品若能进行更好地结合,不仅打开了更大的旅游空间,对文化传承也有更深远的意义。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
3月24日正式开启2024航季上海母港航线运营招商维京游轮旗下豪华邮轮“招商伊敦号”日前于北外滩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停靠期间,举行了为期2天限定名额的尊享体验日活动,近千位抢先报名的宾客受邀免费“探船”,沉浸式感受“招商伊敦号”的北欧雅奢氛围以及领先的邮轮旅行方式。结束尊享体验日活动后,“招商伊敦号”于3月24日正式开启2024航季上海母港航线的运营,从上海北外滩出发,带领宾客深度探游日韩...
3月22日至3月24日,富邦世纪广场再次迎来了热闹的“造富节”。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非遗与商业的文化盛宴在富邦世纪广场上演,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富邦世纪广场则将这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铁树银花、汪满田鱼灯、古法中幡三大非遗轮番上演,与飞天龙凤演出相互辉映,为观众...
“甲辰龙腾 盛世中华”2024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是龙年中国龙舟协会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全国联动形式开展的贯穿全年、覆盖全国的龙舟赛事活动。希望全国龙舟爱好者在甲辰龙年参与到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中来,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为祖国75年华诞献礼,共祝伟大祖国繁荣富强!中国辉煌足迹大运河龙舟系列活动作为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之一,将中华龙舟运动与大运河文化内涵深度融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
又是一年春来早,油菜花开万里香。3月2日,2024陕西“三秦四季•汉中有约”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推介发布会在西安大唐不夜城举行。汉中以油菜花为媒,向全国游客发出赏花踏春的春之邀约,盛情邀请四海宾朋相约汉人老家、畅游金色花海。陕西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邱轩洛,汉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红艳出席发布会并致辞。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余亚军出席发布会,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林业局...
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4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7%。多景区门票售罄约满、“人从众”热度再现,多地酒店“一房难求”,2024年春节,国内外旅游市场热度再创新高。记者梳理...
聚焦/热点

聚焦/热点

副标题

聚焦
热点
关键词
关键词
红色旅游
乡村旅游
夜间旅游
康养旅行
户外旅行
研学旅行
城市
酒店
航空
攻略
景区
乐园
标签模块(3)(1)(1)(1)(2)(1)(1)

标签模块(3)(1)(1)(1)(2)(1)(1)

副标题

视线
论道
视点(2)(1)(1)(1)

视点(2)(1)(1)(1)

副标题

旅行
环球
视点(2)(1)(1)

视点(2)(1)(1)

副标题

动态
动态

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热线:12345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京ICP备2021027040号-2    经营许可证11010501796008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983  

China Tourism Network   Copyright © 2010-2024 c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