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行业   地方   观察   科技   投融   城市   专家   研报   学术   文博   文创   景区   交通   住宿   红色   乡村  乐园   户外   节会   环球   攻略

绿色生态 数字技术 新动力重塑中国旅游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3-21 11:48来源:人民日报

3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了《旅游绿皮书:2021—2022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2021年,中国旅游业正在加速形成新格局:旅游融入“十四五”综合发展布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安全健康发展,供给与需求双向调整推进旅游坚韧复苏。2022年,旅游业将更好地适应旅游市场供求变化趋势,把握行业复苏的新形势和新契机。

  提高生态竞争力

  《旅游绿皮书》指出,疫情之前,中国旅游业保持快速增长,但产业效率和经济效益不高,缺乏新的驱动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竞争力一直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生态文明是未来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核,绿色低碳转型对未来中国旅游业构建核心竞争力具有驱动性作用。

  目前,以传统的观光为特征的物质消费方式逐渐让位于以文化休闲、度假体验为主导的精神消费方式。随着生态文化的持续推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追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品日益增长,绿色低碳的旅游产品将会成为未来旅游业的主流产品。更优化的旅游产品、更多元的生态旅游产品种类、更低碳环保的旅游体验设计,让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增强对自然生态环保的认识和理解,推动中国旅游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旅游资源,中西部地区富足的山水资源、东部地区先进的高科技生态技术应用场所,都具有巨大的生态旅游发展潜能。《旅游绿皮书》建议,要以立足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高度重塑旅游目的地,首先,要围绕区域资源的核心特色,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零碳景区、零碳度假区、低碳酒店等绿色低碳的发展载体建设,推动生态科考游、绿色康养游等系列旅游产品的发展,将旅游资源的生态竞争力转化为目的地发展的“金字招牌”;其次,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充分挖掘各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差异,促进形成各美其美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同时,在“一带一路”规划建设中,依托生态联结,推动旅游联系,形成以标准、规范、示范、市场为串连的生态旅游黄金旅游线、黄金度假线。

  科技激发新动能

  数字经济创新正在激发旅游行业发展新动能。《旅游绿皮书》指出,在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数字技术广泛而深入地应用正在成为旅游业产品和公共服务赋能的重要支柱。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在2021年实现部分恢复性增长,约达1.3万亿元,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29.6%。其中,机票和火车票成为在线出行的两个最大细分市场,分别占在线出行市场交易规模的53%和43%。

  《旅游绿皮书》分析预测,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虚拟技术、5G技术、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为引领,对旅游业进行创新性、前沿性和实践性的大胆改革将是旅游业摆脱停滞、实现增长的关键。科技和疫情的双重影响成为旅游业加快供给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科技赋能下各种线上活动变得活跃,许多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加码,加快推出云旅游、云演艺、云直播、云展览等线上旅游产品。未来,科技创新成果加快扩散,围绕服务意识、服务标准、服务质量、服务流程,其渗透于旅游消费的每个环节,加速旅游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绿皮书》建议,旅游企业需要把握科技赋能规律,在竞争中求合作,顺应科技发展大势,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红利,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适应性和协调性。同时,要鼓励大型旅游企业和中小型旅游企业抱团,以科技应用和创新共享为纽带促进旅游企业间的协作,在走出危机与停滞的同时,努力拓展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合作的新空间,塑造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

  国内游带动引领

  《旅游绿皮书》预计,从2022年旅游市场形势来看,国内旅游市场在行业复苏过程中将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公共卫生风险依然是消费者出游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短途游、近郊游、自驾游的恢复前景相对更加明朗。此外,具有融合发展特征的旅游产品更加受到市场青睐。康养旅游的市场需求得到进一步凸显与释放,亲子游、研学旅行等旅游产品也呈现较此前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2022年游客信心和旅游计划复苏会先于实际消费行为。对此,旅游行业主体要着力适应市场供求变化趋势,通过产品转型、提质、深耕更好地满足升级后的旅游消费需求。

  《旅游绿皮书》分析,2022年有利于旅游行业复苏的关键因素,在于借力重大事件助推旅游融合发展。2022年,新版《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或将出台,红色旅游活动仍将持续开展。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年内将举办的杭州亚运会,都将促进旅游与体育的融合发展,冰雪旅游、运动体验等有望成为旅游消费市场新的增长点。

【中国旅游网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站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旅游网"或"www.ct.cn"并附文章链接,需确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录和转载的第三方内容,本站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亦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
4月19日,由安顺市人民政府主办,安顺市委宣传部、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中央歌剧院、安顺旅游集团联合承办的“锦绣黔中·京华绽放”——安顺文化旅游2025(北京)推介会及大型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首演活动,在北京中央歌剧院成功举办。活动以文旅推介与艺术展演相结合的形式,向全国展现安顺独特的文化魅力与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当日下午,推介会在中央歌剧院小剧场拉开帷幕。中央歌...
当新安江的春水泛起粼粼波光,徽州古城的青石巷弄间鱼灯流光溢彩,黄山的迎客松在晨雾中舒展枝丫,安徽的春天便以一种诗意而磅礴的姿态苏醒……3月底,“花期乡遇 寻味山河”2025年春季(乡村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启动仪式在黄山市歙县古城举办。安徽文旅以“春游江淮请您来”活动为主线,首次联动国家级旅游推广活动,通过整合全省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产业资源等全域文旅资源,广邀四海游客来皖赏春花、品春茶、食春味...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商学院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振英在后疫情时代,旅游活动全面复苏之际,“可持续旅游”正逐步成为全球业界发展的新方向。旅客行为与市场需求的转变,推动业界从传统观光旅游转向兼顾环境保护、文化推广与社会责任的全新模式。根据旅游网站发布的《2024可持续旅游报告》,全球约有75%的受访旅客表示有意在未来一年采取更可持续的旅游方式,促使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界及政策制定者重新思考旅...
近日,银发科技平台红松集团旗下文旅品牌“红松如意行”正式发布“全周期安全守护体系”,通过覆盖行前筹备、途中照料、应急处理的全流程服务,构建360度安全防护网,以“安全+体验”双驱动模式重塑银发族旅行标准,推动银发文旅行业向“品质运营”升级。四大维度,重塑银发旅游标准红松如意行打造的“全周期安全守护体系”,以适老化产品设计、立体安全保障、透明消费承诺、个性化体验定制四大核心模块,系统性破解老年...
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在海南举行。中免集团依托母公司中国旅游集团强大的资源优势,紧抓海南自贸港建设机遇,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携多款独家产品及自有品牌亮相本届消博会,向全球市场展现中国消费品牌的创新活力。第五届全球消费创新暨免税与旅游零售交流活动主旨演讲环节,中免集团副总经理孙芳围绕当前消费新机遇与旅游零售产品创新分享了深度前沿洞察。她表示,中免集团始终...
聚焦/热点

聚焦/热点

副标题

聚焦
热点
关键词
关键词
红色旅游
乡村旅游
夜间旅游
康养旅行
户外旅行
研学旅行
城市
酒店
航空
攻略
景区
乐园
标签模块(3)(1)(1)(1)(2)(1)(1)

标签模块(3)(1)(1)(1)(2)(1)(1)

副标题

视线
论道
视点(2)(1)(1)(1)

视点(2)(1)(1)(1)

副标题

旅行
环球
视点(2)(1)(1)

视点(2)(1)(1)

副标题

动态
动态

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热线:12345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京ICP备2021027040号-2    经营许可证11010501796008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983  

China Tourism Network   Copyright © 2010-2025 c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