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行业   地方   观察   科技   投融   城市   专家   研报   学术   文博   文创   景区   交通   住宿   红色   乡村  乐园   户外   节会   环球   攻略
文博

文博

NEWS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22日举行开幕典礼。开幕典礼由香港特区政府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主办。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致辞时表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设,离不开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离不开中央对香港的全力支持和对香港同胞的关爱,离不开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和故宫博物院对我们的信任。她表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会成为未来访港游客的必到之地,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传承不息的精神...
2022-06-23
博物馆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又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担负着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等重要职责。刚刚过去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以“博物馆的力量”为主题再次揭示了博物馆在社会发展中应有的责任担当和文化力量。近年来,在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博物馆风潮引领下,我国各类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热度不减。据国家文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95家,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18...
开馆后,将成为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博物馆6月14日,据北京青年报近日报道,目前,首都博物馆东馆二次结构已基本建设完成,整体预计今年年底竣工。2023年春节后将启动展陈施工、制作,9月份开始文物布展,预计明年年底正式向公众开放。 据了解,首都博物馆东馆又名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新地标及城市绿心核心文化建筑之一,因为造型巧妙融合了...
2022-06-19
博物馆展厅面积共17005平方米,由六个单体组成6月16日获悉,四川成都自然博物馆项目已通过竣工验收,即将对公众开放。 据了解,成都自然博物馆位于成都理工大学西侧,其前身是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项目建筑方案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美国PCPA事务所提供,其设计理念融合了大量四川元素——蜀山、蜀道、蜀水。博物馆总建筑面积5052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主体由六个单体组成,用山...
2022-06-19
苦苦等待约3000年,三星堆青铜鸟脚人像终于找回“另一半”。16日,三星堆考古研究团队宣布将8号“祭祀坑”新发现的顶尊蛇身铜人像与1986年2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成功,专家将这件文物重新命名为鸟足曲身顶尊神像。在“分离”3000年后终于合体,专家认为这件充满想象力的珍贵文物堪称中国青铜文明的“巅峰之作”。“这不是人像,应当是神像。”现场见证两件文物“合璧”的专家无不惊叹。“...
2022-06-18
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敦煌藏经洞及其出土的约六万件文物将“重现”在人们面前。6月15日,敦煌研究院与腾讯互动娱乐合作成立“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同探寻文化遗产展示的新技术、新模式。“数字藏经洞”是实验室的首批项目之一。1900年,敦煌藏经洞石破天惊。在不足7平方米的洞窟中,出土了4世纪至11世纪的约六万件文物。有“国际显学”之称的敦煌学,就是以这些用汉文、藏文、吐蕃文等文字写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资源家底逐步摸清。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长城、石窟寺等专项调查完成。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测量历代长城总长度21196.18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058处。全国公布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100多万件/...
2022-06-16
据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剧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启动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程序以来,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已经由北京市政府提交国家文物局,正等待专家审核。计划在2023年年初,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提交申报文件,争取在2024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讨论北京中轴线的申遗。根据新版实施《保护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限制篇幅的要求,申遗文本需要在限定的篇幅中,清晰地表达遗产的价值及相...
2022-06-16
6月1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祭祀区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天,携程平台上“三星堆博物馆”等相关关键词,搜索热度环比前一周有显着提升。携程门票数据显示,三星堆博物馆跻身2021年四川省热门博物馆前三名,同时还位列四川最受欢迎景区前二十名。近两年,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的诸多成果,持续吸引着文博游用户对该领域的关注。携程四川当地向导李婷也见证了这个过程。李婷表示,从去年发...
2022-06-14
图说:文化遗产旅游复兴计划启动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6月11日是中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程旅游、穷游网陆续发布一系列新计划,推出多主题“非遗+旅游”项目,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非遗丰富旅游体验近年来,中国的各类文化遗产相关旅游项目受到更多关注。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底,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搜索热度较去年同期提升127%。在关注文化遗产旅游的人群中,90后、00后年轻游...
2022-06-1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自1921年我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以来,考古学就与历史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推进考古学与历...
2022-06-10
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人类与多彩文明对话搭建了重要平台。当下,运用科技力量让博物馆“活起来”,借助数字手段加强馆藏文物保护,以此推动博物馆服务升级迭代,更好满足观众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成为发展新趋势。智慧博物馆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当下,为加强智慧化建设,各博物馆根据自身文物保护与参观展示的实际情况,都在积极完善数字化设施和功能,增强展览的互动性和观众体验感,以更加丰富多彩、生...
2022-06-10
6月9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批示指示,用好运河这张“金名片”,使之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助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承办,杭州...
2022-06-10
2002年的3月6日,我看到《北京晚报》上刊登了一则中国历史博物馆(200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招募志愿者的信息,于是怀着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敬畏与对知识的渴望,我勇敢地报了名。经过考核,我幸运的成为了一名文博志愿者,不曾想到这一干就是20年。牛爱君在国博留影我从事分析仪器相关工作,与文博并不沾边,在做志愿服务工作前,我对文博领域的了解其实也十分有限。习近平总书...
2022-06-10
6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各级文化和旅游、文物工作者迅速兴起学习热潮,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研究重大意义的理解和把握,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保各...
2022-06-10
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6月5日至6月18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多彩石家庄·非遗购物节”在我市火热开启,共有数十家非遗工坊、非遗重点企业等联袂献礼,线下实体店、线上网店同步销售,商品涵盖非遗美食、工艺品、服饰等多个领域。这些产品一改往日手工制品的稚拙,逐步从包装、设计,创意等诸多方面迭代升级,将昔日人们眼中“小众的”“古老的”的非遗文化引往蓬勃发展的文化消费市场,逐步融入人们的...
2022-06-10
文博“数字藏品”热潮下的冷思考。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近几年特别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数字藏品像一股劲风,猛地撞开了不少博物馆的大门,刮进了文博圈。乘风而来的不仅是阿里、腾讯等巨头,还有电视台、地方网站、文创企业等,都在忙着跑马圈地。熟识的文博圈人士提及,至今已经有二三十家企业对接数字藏品,有的合作意向已经排到了今年10月份,可以说是“很狂热”“一窝蜂”。不少博物馆试水数字藏品,主要是考...
2022-06-10
2021年8月底,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将迎来新一轮成果发布。自去年10月开始,考古人员已在此进行近一年的持续发掘。包括商周时期最大黄金面具在内的2000多件文物,令三星堆再醒惊天下。这次新一轮成果发布,让各界充满期待。从三星堆遗址到宝墩遗址对古蜀文明的追寻,从罗家坝遗址到城坝遗址对巴文化的探索……近年来,四川考古人员一直致力于通过考古回答我们是谁、从哪里来等哲学问题。伴随着一次次考古成果的发...
2022-06-10
带着“科技”和“流量”的光环,唤醒沉睡千年的文化遗产。熟悉互联网行业的朋友都知道“科技向善”的来由,2018年1月20日,腾讯研究院在北京751D·park举办T-Meet 大会,正式启动了Tech for Social Good(科技向善)项目。2018年4月,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表示,泛娱乐升级为新文创的5大核心点:“价值标准、文化合作、升级体验、探索科技、保持耐心”。从此腾讯和阿里分道扬...
2022-06-10
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魏成广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的年轻人开始把博物馆当做恋爱、社交的场所,他们一边逛博物馆,一边观察彼此对文化的热爱度,以此确定双方是否有共同话题。根据携程的统计数据,2021年上半年,通过携程平台预订博物馆门票的人次相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75%。热衷于参观博物馆的人群中,80后占41%。“博物馆热”正成为一股席卷全国的文化浪潮,今年“五一”期间,三星堆博物馆接待游客超...
2022-06-10
聚焦/热点(1)

聚焦/热点(1)

副标题

聚焦
热点
关键词
关键词
红色旅游
乡村旅游
夜间旅游
康养旅行
户外旅行
研学旅行
城市
酒店
航空
攻略
景区
乐园
标签模块(3)(1)(1)(1)(2)(1)(1)(1)

标签模块(3)(1)(1)(1)(2)(1)(1)(1)

副标题

视线
论道
视点(2)(1)(1)(1)(1)

视点(2)(1)(1)(1)(1)

副标题

旅行
环球
视点(2)(1)(1)(2)

视点(2)(1)(1)(2)

副标题

动态
动态

全国旅游投诉举报热线:12345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12377

京ICP备2021027040号-2    经营许可证11010501796008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983  

China Tourism Network   Copyright © 2010-2025 c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