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京“五一”假期情况,北京市旅游接待总人数30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8亿元。其中,5月4日,全市219家等级景区中有143家开放,开放占比为65.3%。四川省:根据第三方大数据监测,四川省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4401.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4.43亿元,按可比口径均恢复到2021年同期八成以上水平,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10.4%和26.2%。海南省:4月30日至...
2022-05-09
当前,随着一些国家和地区推出重振旅游业的举措,饱受疫情冲击的全球旅游业出现复苏势头。近日,几位海外华人旅游业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游市场虽然有所恢复,但仍面临多重挑战,当下调整思路寻找新的机遇是华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近期意大利旅游业情况明显好转。”意大利华人旅游业者金丽丽告诉记者,“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意大利旅游局推出了一些扶持旅游业发展的举措,刚刚过去的4月是游客赴意大利的高峰,很多酒...
2022-05-07
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现井喷式爆发。2.3亿人次奔赴国内各地游历山川,各景区游客比肩接踵。我国旅游业在疫情过后展现出强大的修复能力,旅游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市场逐渐恢复生机。在旅游业大变局背景下,面对文旅融合大势,尤其是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寒”之后,旅游业如何突出重围,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二次起跳”,已经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后疫情期我国旅游业的复...
2022-05-07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全文如下:《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以县城为重...
2022-05-07
5月2日,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网站消息,根据当前疫情防控需要,为有效防范聚集性风险,自5月3日起各公园内室内场所全部暂停开放,含展览展示、体育健身、游览游艺等项目。其中,各公园做好室内场所关闭信息的公示公告和对游客的解释说明。各公园切实落实好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从快从严从紧从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政策将根据首都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2022-05-04
共同社5月2日报道,给访日游客当翻译兼导游的“全国口译导游士”持续处于困境之中。新冠疫情导致访日游客锐减,有人这两年来基本没有收入,放弃当导游士并改了行。业界担忧今后会出现人才不足,呼吁日本政府扩大支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导游收入为零的导游士有80%。也有人原本就有兼职,但该行业内有看法认为有20%~30%的人改了行。取得资格的人也在减少。2021年度有3834名考生,比新冠疫情前...
2022-05-04
“五一”假期将至,不少人计划趁这个五天的“小长假”出行、游览、探亲……如何安心出行?想去景区需要提前准备什么?近期,多部门密集发声,部署假期防疫措施。这个“五一”多地提“非必要不出省”近期,交通运输部明确,2022年劳动节假期,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通行收费公路免收通行费。具体免费通行时段为4月30日(星期六)0时至5月4日(星期三)24时。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
2022-04-29
4月29日讯 当前疫情形势下,“五一”假期能否出游,备受公众关注。在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晓勇谈到,文化和旅游部将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统筹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场工作。一是严格落实旅行社组团要求。要求旅行社严格执行《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三版)》,不组团前往中高...
2022-04-29
“五一”假期临近,中国多地密集派发文旅消费券,部分旅游景区对外宣布实行门票全免或门票打折等优惠政策,刺激“后疫情”时代文旅消费市场复苏。 有“山地公园省”美誉的贵州是中国旅游大省,有黄果树瀑布、西江千户苗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等著名旅游景点,为激发游客出行畅游热情,贵州日前宣布将面向社会发放1000万元(人民币,下同)文旅消费券,吸引广大游客出游。 资料图:贵州岜沙苗寨。 吴德军 ...
2022-04-28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社交网站27日称,俄罗斯已宣布将退出世界旅游组织。该组织表示,按照相应程序,退出需要一年时间。据俄罗斯《消息报》27日报道,世界旅游组织日前就暂停俄罗斯会员资格一事召开会议。就在该组织准备就此进行投票之际,俄罗斯宣布退出该组织。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表示,暂停俄会员资格可能开创一个有害先例。塔斯社称,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7日作出回应,“无论如何都不会影响俄罗斯旅游业...
2022-04-28
“助企纾困 应变克难”系列报道 “及时雨”缓解旅游业焦虑:“信心”和“耐心”比黄金更加珍贵 编者按: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保民生,激活市场主体就能提升经济的韧性与潜力。近期我国疫情多点频发,餐饮业、制造业、旅游业等部分行业受影响严重,各部门密集出台了助企纾困政策,帮助小企业主、个体户渡过难关。4月26日起,人民网推出“助企纾困 应变克难”系列报道,聚焦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倾听小企业主们在逆...
2022-04-28
4月28日,民航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民航局运输司司长梁楠表示,受疫情影响,旅客出行意愿较低,预计“五一”期间民航旅客运输量将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截至目前的机票预订情况来看,预计“五一”假期民航将运输旅客200万人次,日均约40万人次,同比下降77%。如果出现个别地区突发疫情引发航班调整,民航局将持续督促航空公司,做好信息告知、客票退改等后续服务工作,尽可能为旅客提供便利,体现民航真情服务。民...
2022-04-28
4月22日,东方航空官网发布《2022年5月1日至5月31日东上航国际航班计划通告》。通告显示,上海浦东直飞纽约肯尼迪机场的航班将于5月开始逐渐恢复。其中,去程航班MU587班期为每周一、二(当地时间,下同),回程航班MU588班期为每周一、三。除5月16日MU588入境上海浦东不载客,其余航班皆正常载客执行。另据微博大V“北美票帝”证实,美国达美航空将于5月2日起恢复飞往上海的航班的消息属...
2022-04-28
近日,携程发布《2022五一假期出游趋势预测报告》,与疫情前比较,今年五一旅游市场的复苏程度较清明假期有所回暖,酒店、机票、民宿、租车等品类均较清明有逾10个百分点的增长。报告还对露营、乡村游等热门玩法做了分析。超一半出游用户选择省内游 珠三角、成渝“玩咖”多在多地收紧疫情防控政策的情况下,“省内游”成为这个五一假期的主流出行方式。截至4月25日,在携程平台上预订五一出行的订单中有52%为省...
2022-04-28
4月26日,交通运输部将举行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在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劳动节假期从4月30日到5月4日,共计5天,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通行收费公路免收通行费,具体免费通行时段为4月30日(星期六)0时至5月4日(星期三)24时。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即车辆在4月30日0时至5月4日24时之间驶离高速公路出口的可享受免费政策。... 4月21日—22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第21届全球峰会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以“重新发现旅行”为主题,邀请政府官员、商界领袖、旅游业专家及国际媒体等千余名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复苏并重振旅游业,并发布《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预测未来10年,旅游业将持续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 WTTC全球峰会是旅游业最重要的年度会议之一,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此次峰会,重点...
2022-04-26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游客,出游期间要时刻牢记疫情防控,用安全文明点亮旅程。一、做好健康防护。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提前了解出发地、目的地防控政策。出游期间自觉遵守戴口罩、测体温、查验健康码等当地疫情防控规定,与其他游客保持间距,避免聚集。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肘部或纸巾遮掩。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时,应停...
2022-04-26
即将迎来“五一假期”,很多人已在规划假期生活。这个“五一假期”能外出旅游吗?多位专家倡导,目前包括上海、吉林、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发现本土疫情,疫情点多面广,结合当前疫情情况,应倡导就地过节。同时健康时报也注意到,一些疫情相关地区的列车也处于停运状态。多位专家倡导就地过节4月18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上介绍,...
2022-04-24
五一小长假将近,各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相继出台了最新防疫出行政策。截至2022年4月21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根据各地疫情防控通告梳理了最新五一出行防疫指南。北京市根据《关于做好2022年“五一”假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遵守严控流动性风险、严防聚集性风险、严密常态化防线三原则;北京出行防控做到内景点严格控制预约人数,暂停跨省旅游。人员进京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
2022-04-24
4月19日电 据外交部领事司微信公众号“领事直通车”消息,近期,外交部会同相关部门对全球各国旅行安全风险进行了年度评估,详情请登录中国领事服务网、中国领事APP“了解目的地”栏目查看。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将密切关注海外安全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有关风险评估,并实时在中国领事服务网等平台发布相关安全提醒。外交部提醒计划出国及已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和机构,务必及时查看前往或所在国家风险等级和安全提醒,做好...
2022-04-24
|
|